文化实力

文化实力 - 茶学堂

小二习茶记
小二习茶记
主题:由“怎样区别勐海茶和勐库茶“而来授课:李辉?天气:晴的不得了地点:昆明雄达茶城.智默堂日期:2016年1月19日上午茶品:2015春?勐海勐宋生普?vs?临沧华茗生普品鉴方式:智默堂品鉴法心得摘录:1.茶叶的六个基本味道:苦、涩、甜、鲜、酸、咸;(茶多酚显苦;单宁类和儿茶素类显涩;甜味物质(多糖、低聚糖;甜味游离氨基酸;儿茶素中间产物及其衍生物等)显甜;氨基酸显鲜爽;蛋白质类分解物显香……2.普洱茶片区中,临沧普洱偏涩,勐海苦重,古六大茶山甜高;第七泡重焖三分钟,主要关注苦味、涩味、甜味、水汽等协调

01/19/2016 10:19:10

茶学堂 ▏浅谈茶叶的冲泡方法
茶学堂 ▏浅谈茶叶的冲泡方法
普洱茶的冲泡方法

10/12/2015 14:48:40
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八则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八则
梵天庐丛录·普洱茶(民国)柴萼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山,性温味厚,坝夷所种,蒸制以竹箬成团裹。产易武、倚邦者尤佳,价等兼金,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,犹少陵之比渊明,识者韪之。(注: 转引自赵春洲、张顺高编《版纳文史资料选辑——西双版纳茶叶专辑》第四辑,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88年11月编印。)文章来源:王美津博士《普洱茶经典文选》

10/07/2015 18:53:15

茶学堂 ▏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
茶学堂 ▏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——滇中普洱,三国《华阳国志》里已有记载,清代时已名重天下。但云南地处边境,地理、文化、经济、政治诸条件皆处于中原话语权之外,见诸文字的史料斑驳零星,比诸其它中原名茶,少之甚少。然而,但凡文字所见,大多提及古六大茶山,可见六山茶在普洱茶中的地位和名望。特详录八则,供亲参考。本草纲目拾遗节选(清)赵学敏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,成团。有大中小三等。《云南志》:“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,其上产茶,性温味香,名普洱茶。”《南诏备考》:“普洱茶产攸乐、革登、依邦、莽枝、蛮专、曼洒六茶山。而以依邦、蛮

10/07/2015 15:50:20
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二则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二则
滇系·山川(清)师范普洱府宁洱县六茶山,曰攸乐,即今同知治所;其东北二百二十里曰莽芝,二百六十里曰革登,三百四十里曰曼砖,三百六十五里曰倚邦,五百二十里曰曼洒。山势连属,复岭层峦,皆多茶树。六茶山遗器……又莽芝有茶王树,较五茶山树独大,传为武侯遗种,夷民祀之。(注: 《滇系》第六册,光绪云南通志馆刊本。)文章来源:王美津博士《普洱茶经典文》致谢

10/07/2015 18:36:22
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三则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三则
滇海虞衡志·卷十一志草木(清)檀萃普茶名重于天下,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,出普洱所属六茶山:一曰攸乐、二曰革登,三曰倚邦,四曰莽枝,五曰蛮耑,六曰慢撒,周八百里。入山作茶者,数十万人,茶客收买,运于各处,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。尝疑普茶不知显自何时?宋自南渡后,于桂林之静江军,以茶易西番之马,是谓滇南无茶也。故范公志桂林自以司马政,而不言西蕃之有茶,顷检李石《续博物志》云:“茶出银生诸山,采无时,杂椒姜烹而饮之。”普洱古属银生府,则西番之用普茶,已自唐时。宋人不知,犹于桂林以茶易马,宜滇马之不出也。李石于

10/07/2015 18:41:16
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四则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四则
普洱茶记(清)阮福普洱茶名遍天下,味最酽,京师尤重之。福来滇,稽之《云南通志》,亦未得其详。但云产攸乐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蛮专、曼洒六茶山,而倚邦、蛮专者味最胜。福考普洱府古为西南夷极边地,历代未经内附。檀萃《滇海虞衡志》云,尝疑普洱茶不知显自何时。宋范成大言,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蕃之马,是谓滇南无茶也。李石《续博物志》称:茶出银生诸山,采无时,杂椒姜烹而饮之。普洱古属银生府,西蕃之用普茶,已自唐时,宋人不知,尤以桂林以茶易马,宜滇马之不出也。李石亦南宋人。本朝顺治十六年平云南,那酋归附,旋叛伏诛

10/07/2015 18:47:08
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五则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五则
鸿泥杂志·卷二(清)雪渔云南通省所用茶,俱来自普洱。普洱有六茶山,为攸乐、为革登、为倚邦、为莽枝、为蛮专、为曼洒。其中惟倚邦、蛮专者味较胜。若云南府所出之太华茶,大理出之感通茶,徒耳其名,未尝见也。(注: 转引自赵春洲、张顺高编《版纳文史资料选辑——西双版纳茶叶专辑》第四辑,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88年11月编印。)文章来源:王美津博士《普洱茶经典文选》致谢

10/07/2015 18:51:03
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六则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六则
道光普洱府志稿节选(清)郑绍谦等卷一序:车里为缅甸、南掌、暹罗之贡道,商旅通焉。威远宁洱产盐,思茅产茶,民之衣食资焉,客籍之商民于各属地或开垦田土,或通商贸易而流寓焉。卷八物产:茶,产普洱府边外六大茶山。其树似紫薇,无皮曲拳而高,叶尖而长,花白色,结实圆勺如栟榈子蒂,似丁香根如胡桃。土人以茶果种之,数年新株长成,叶极茂密,老树则叶稀、多瘤如云雾状,大者制为瓶,甚古雅,细者如栲栳可为杖。茶味优劣别之,以山首数曼砖、次倚邦、次易武、次莽芝。其地有茶王树,大数围,土人岁以牲醴祭之。其曼洒,次攸乐,最下则平川产者

10/07/2015 10:22:05
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七则
史籍中的古六大茶山 · 第七则
光绪普洱府志稿节选(清)陈宗海等卷十七食货志四:大清会典事例:雍正十三年,题准云南商贩,茶系每七圆为一筒,重四十九两,征收税银三钱二分。于十三年为始,颁给茶引三千饬,发各商行销办课作为定额、造册题销。[又]乾隆十三年议准云南茶引,颁发到省,转发丽江府,由该府按月给商赴普洱贩卖,运往鹤庆州之中甸各番夷地方行销,其稽查盘验,由邛塘关金沙江渡口照引查点,按例抽税。其填给部引赴中甸通判衙门呈缴,分季汇报,未填残引,由丽江府年终缴司。卷十九食货志六:茶有六山,倚邦、架布、嶍崆、曼砖、革登、易武……气味随土性而异,生

10/07/2015 11:32:37